摘要
在亚洲的10所“超级大学”中,注册学生达1000万;在中国,国家开放大学的注册学生规模就达350万。
“三大慕课平台出现,导致波及全球的‘数字海啸’,在线教育趋势日趋明显,截至去年底中国在线教育企业已达9500家。” 作为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建立的国家开放大学校长,杨志坚教授对开放远程教育环境新近发生的巨变直言不讳。
同样,上海开放大学袁雯校长也坦陈,在线与远程已经不再是开放大学的专利与特权,必须重新考量自身的创新力与领导力。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远程与开放学习姊妹大学网络、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在沪主办国际会议,为开放远程教育(ODL)提供了难得的国际国内比较视野。
在这个时代,如何证明亿万学习者对开放大学的选择是正确的,或者是不可替代的呢?
地球村需要百万生源的“超级大学”
英联邦涉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五大洲,既有教育发达国家,也有大量发展中国家。身为英联邦学习共同体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阿莎·坎瓦尔教授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1988年时,英联邦在全球范围内只有10所开放大学;而到2015年,这个数字已是原来的3倍。
事实上,在世界上,亚洲开放大学是最多的,达到了41所,其中中国有8所(大陆地区6所,香港、台湾地区各1所),而印度更是多达17所。数据显示,在亚洲的10所“超级大学”中,注册学生达1000万,也就是平均每校拥有百万生源规模。她认为,即便如此,开放远程教育的供给仍然无法满足人们终身接受教育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坎瓦尔看来,开放大学不仅是在教育公平上让更多本国民众圆了大学梦,更在于其学费比传统意义上的普通高校便宜不少,比如中国的开放大学学费仅为普通院校的40%左右。“这对于兑现‘联合国2030年议程’有关消除贫困的承诺,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350万“开大”学生七成是“草根”
在中国,国家开放大学的注册学生规模就达350万。校长杨志坚披露的学生结构数据表明,在年龄分布上,26岁到40岁的学生占比70%,40岁以上的占7%,其他年龄段占23%。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开大吸纳了约27万名少数民族学生,以及6000名残疾学生。从地域分布看,55%都是中西部地区学生。在整体上,杨志坚认为国家开大的学生70%是来自基层的“草根”,也就是“grassroots”,这与知名学府的精英教育显然不同。
“这是中国大学体系中一所与传统大学错位发展的新型大学,也是世界开放大学体系中富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开放大学。”正因如此,年轻的国家开放大学持续推进各种非学历的继续教育,比如去年还成立了老年开放大学。同时,正在开展“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以及“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计划”等。
杨志坚还透露,国家开大也在建设“学分银行”,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按照试点,已为400万规模的学习者建立了终身学习账户,类似银行网点的“学习成果认证中心”分布覆盖30个省市区,涉及19个行业,持有学习账户者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获得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
“双模式大学”兼具高等教育终身化功能
如何将互联网化浪潮的“水力”利用好,将来自社会机构在线教育的挑战转化为机遇?欧美高校专家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开放远程教育机构与传统大学的“合体”,形成“双模式大学”。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比如在英联邦国家中最早发展开放大学的加拿大,魁北克电视大学就与蒙特利尔大学合并重组,而这样的案例在加拿大还不止一起。
其实,国内普通高校尤其是名校,也正在着力发展面向各类社会学习者的继续教育。上海交大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陶正苏介绍,作为国内第一所同时拥有宽带、移动和卫星传输的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交大继教院目前运用 “混合型教学模式”让更多学员在千里之外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也能和现场听课的学员一起获得完美的课堂体验。比如今年,全院与中国电信合作,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了基于新一代网络的在线继续教育基地,楼宇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拥有40个现代智能教室,千兆光纤接入、4K超高清演播。
作为原上海市教委副主任,上海开大校长袁雯表示,上海市计划在2020年率先建成学习型社会,2025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学习型城市,并将出台指导意见推动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转型,融入终身教育体系,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
上观新闻:在线与远程不再是专利与特权,百万在校生的超级大学如何证明自己.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