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放大学校长袁雯指出,信息技术手段的更新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将每个人的终身学习落到实处,助推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摄影:谈乐达)
据统计,截止2016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数达1.8亿,相当于全国十分之一人口正在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在4月8日举行的2017第十四届上海教育博览会“信息化助推教育优质均衡高峰论坛”上,上海开放大学校长袁雯指出,信息技术手段的更新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将每个人的终身学习落到实处,助推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信息技术助推教育创新
去年,《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中提出“开环大学”的构想,创新性地解除了入学年龄的限制,17岁前的天才少年、进入职场的中年以及退休后的老人都可以入学,此外还延长了学习时间,由以往连续的四年延长到一生中任意加起来的六年,时间可以自由安排。袁雯认为,这是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创新的信号。
上个世界50年代,邮政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学习者带来函授教育;到了60、70年代,随着广播、电视的普及,广播电视大学应运而生;90年代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不少大学纷纷开设“网络学院”,线上线下的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2012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正式更名为国家开放大学,随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云南五个省市的电视大学相继更名为开放大学。
回顾“开放大学”的发展历史,袁雯认为这不仅仅是名义上的差别,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为教育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创新,教育的开放和个性化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学校开始破除壁垒,在线教育平台异军突起,知识正逐步走向共享和开放。”
上海开放大学成立于上个世纪60年代成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继续教育大学。成立至今,上海开放大学已有近50万毕业生,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市民身边的大学”。“我相信,这是我国教育公平和均衡的最终体现者。”袁雯说,“过去,开放大学用‘低价高效’的方式为需要学习的学习者提供了学历的补偿教育,体现我们国家的教育公平。”
优质均衡 开放大学怎么做
如何依托信息技术更加有效地推动教育的优质和均衡?这是上海开放大学一直以来竭力探索的课题。
在袁雯看来,目前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实践推动教育的优质与均衡: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专题性学习支持和建立学习联盟和成果互认。
如今,开放大学正努力扭转“低价高效”学习模式。“现在,我们要通过信息技术来提供一种智慧的学习服务,使得我们能够把优质的教育精准地推送到学习者那里,这就是我们真正实现人人能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
袁雯提出,在线的学习远不止仅仅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更要提供功能化学习支持服务。据悉,开放大学在建设优质学习资源聚集中心的同时,还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推送和学习数据分析,“为每一个学习者画像”,通过数据指导进行专业改良、课程的更新以及学校学方法的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关注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也是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袁雯说,“如果在这个方面不给予关注,我们的教育优质和均衡通过信息技术来助推就不能落地”。
在她看来,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方式的革新远比技术的先进性更加重要。“单单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用于资源的呈现和展示,这不叫深度融合。”袁雯认为,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该是一种“把知识传授放到线上,把问题讨论放到线下,通过课程资源模块化的设计和灵活组合,把课程项目专业(之间的壁垒)打破,围绕学生的兴趣和他在某一个阶段的需要需求,组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的教学方式。
此外,她认为推动教育优质和均衡还要创新学习制度,“把我们的教育制度从学习教育面向人一生的学习”。
上海教育新闻网:袁雯:信息技术助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