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一线养老护理员“三低三高”现象突出,至2020年,上海计划新增养老护理人员7.8万人。
上海有了开办“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校。今天(9月23日),上海开放大学与上海市民政局合作成立上海开放大学民政学院,首届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同时开班,它也成为上海老龄社会急需的大专学历班。这个新学院的首开专业共有学员299人,来自全市15个区,其中各类养老机构专门从事养老护理与管理工作的人员占87%。
避免流失率高,培养在岗“专才”
根据《上海养老服务发展报告(白皮书)》预测,至2020年,上海常住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570万,且随着时间推移规模将持续扩大。从户籍人口发展趋势看,2015年至2020年间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量将超过21万,总量将于明年突破500万,至2020年达到531万,预计2045年至2050年间达到峰值。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不仅在量上随之增加,并且对质的需要日益提高。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当前一线养老护理员“三低三高”现象突出,专业化水平欠佳。在机构从事护理服务的一线养老护理员,是现阶段我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构成的主体,但“社会地位低、收入待遇低、学历水平低;流动性高、职业风险高、年龄偏高”的现象,几乎成了他们的代名词,直接制约了专业化水平提升。
民政部门统计,上海现有养老护理人员近5万人,至2020年,计划新增养老护理人员7.8万人,目前急需从专业能力、心理素质、道德修养以及文化水平等,多维度有计划地培养年龄梯度适当、等级比例合理、与需求相适应的养老护理人员队伍。不过,从全国养老职业教育发展来看,养老服务类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养老行业的比例不高,到岗第一年的流失率可能达到30%,第二年50%,第三年70%甚至更高。
由此,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大专班成为民政学院的首项工作任务,并且致力于培养养老行业的在岗“专才”。这个今年上半年获市教委批准开设的新专业,已历经两年多的调研和准备。由于入学门槛低,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依托成人教学管理和学习支持服务,这些都有助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养老从业人员,或有意进入养老行业的学习者接受在职学历教育。
最小21岁,最长60岁,平均40岁
今秋起,来自全市各级各类养老机构的261名从业人员和38名社会人士,将在上海开放大学15个区办分校就近参加大专层次教育。记者获悉,新专业的首届从业学员,来自158家养老服务机构,平均年龄40岁,最年轻的21岁,最年长的60岁。他们中,既有新踏入养老行业的“新鲜血液”,也有在一线养老行业默默无闻工作了28年的“老护理”。这批学员超过25%已具有大专甚至本科学历,而愿意再次进入课堂,投入专业课程学习。
按“理论+技能+人文”的模式,他们学习的理论知识包括现代管理学、老年社会学以及老年人生理、心理、营养、疾病预防、养生保健等基本理论,要学的技能则涵盖了老年生活照护、疾病照护、安全照护、康复照护、急救等基本操作;人文方面不仅要了解与老年服务与管理相关的法律道德“红线”、提高与老人及其家人沟通的能力、站在护理伦理的角度审视自己工作,更要以爱、尊重、同理心的原则去关心所服务的老年群体。
尤其在专业技能上,注重课程与养老护理相关的上岗证、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相对接。学院鼓励学习者在完成专科课程的同时,获得国家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对获得证书的学习者实行相应的学分减免。
办学合作双方认为,学院从共同开办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入手,将进一步推广至民政其他业务领域的人才培养,开展高等学历教育。新的民政学院还将合作研究制定民政服务相关标准,推进上海市民政服务标准化系统建设。
网址:http://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66007&time=1506129648487&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500万人“银发潮”还只有5万养老护理员,干了28年的老护理就读民政学院首个大专.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