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谱》梗概
清末民初某年秋天的冀中锁井镇。平地一声雷,丧心病狂的大地主冯兰池要砸掉四十八村防汛筑堤集资购地四十八亩的凭证古钟了!滹沱河畔的千里堤上,柳树林中,人山人海。见义勇为的朱老巩挥着明晃晃的铡刀片,赤膊上阵保护古钟,严老祥也挥斧助战。朱老巩的儿子小虎子深受震撼。群情激愤,冯老兰的诡计难以得逞,他请来地主严老尚调虎离山,骗走了朱、严,砸毁了大钟。朱老巩悲愤交加,口吐鲜血,含恨离开人间。他死后,冯老兰又想斩草除根,逼死了他的女儿,逼得他的幼子小虎儿远走关东。
二十五年后的初春,当年的小虎子朱老忠带着妻小,怀着复仇的强烈愿望踏上了故乡大地。在保定站前,他遇到了生活困苦,要到关东找父亲严老祥的童年伙伴严志和。他告诉严志和:天塌下来,我朱老忠接着,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咱拧成一股绳和冯老兰干,非报这份血仇不可!朱老忠回乡的消息传到冯家大院,冯老兰十分惊恐,其子冯贵堂劝他对村民旅行小恩小惠。
这年秋天,严志和的儿子运涛、江涛,朱老忠的儿子大贵、二贵逮到一只价值连城的脯红鸟,他们憧憬着以此换取车马。地主冯老兰十分眼红,费尽心机要夺取名鸟,被孩子们顶了回去。气急败坏的冯老兰疯狂报复,指使人将大贵抓去当兵。朱老忠压住自己心中的愤怒,嘱咐大贵奶奶操练枪杆,准备将来报仇:"走着瞧,出水才看两腿泥哩!"
第二年春天,出外做工的运涛偶遇县委书记贾湘农,懂得了革命的道理,共产党就是"穷人党"。朱老忠听说找到了共产党,高兴地说:"扑摸到这个靠山,一辈子算有前程了!"在朱老忠的支持下,运涛不断去找贾湘农,并在村里宣传革命。爱慕他的姑娘春兰大胆地穿起了绣有"革命"二字的衣服,全村为之轰动。两人的感情越来越好,瓜棚月下,常留下他们谈情说爱的身影。一次看瓜。运涛激动地要看春兰的手,春兰说:"俺晨挑菜,夜看瓜,春种谷,夏收麻,长着什么好手呢?给你,看个够!"他俩亲昵的情景被不怀好意的冯老兰看见了,冯老兰乘机中伤,还无耻地向春兰之父老驴头提出娶春兰"做小",把大家气坏了。
大革命的巨涛汹涌澎湃,受贾湘农派遣,运涛背着家人南下,参加了北伐军。临行,他与春兰海誓山盟,依依而别。运涛一去就是几年,只来过一封信。第二次来信,带来的却是令人心碎的消息:运涛告诉家人,他已于1928年4月被捕,现被监押在济南模范监狱!为探监看望运涛,严志和卖了宝地。正欲起程,运涛的奶奶急火攻心,撒手人寰,严志和的精神几乎崩溃。朱老忠帮助严志和办完丧事,就与江涛来到济南。在狱中,他们见到了以政治犯身份被判无期徒刑的运涛 ,不禁悲愤交加。运涛告诉朱老忠和江涛,他是堂堂正正的中国共产党员,是被背叛革命的蒋介石投入大牢的!此时已是共青团员、保定二师学生的江涛,心里掀起了仇恨的巨浪,他决心像哥哥一样,为阶级解放冲锋陷阵。
1929年冬,中共保定特委贾湘农和江涛经过慎重的研究,决定根据广大农民的要求,在年关发动群众抗捐抗税,组织反割头税斗争。按照特委部署,江涛回到锁井镇串联群众,朱老忠、朱老明、朱老星、伍老拔以及当兵归来的大贵都积极投入到斗争之中。腊月二十五大集那天,按照贾湘农的指示,锁井镇的农民在江涛的带领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张嘉庆带领纠察队担任保卫,朱老忠等人紧紧护卫着江涛、贾湘农。大贵、江涛发表了震奋人心的演讲。游行队伍在县府门口与保安队发生了冲突。迫于压力,县府屈服了。反割头税斗争的胜利,使群众认识到了自己的力量,纷纷要求加入农会。朱老忠、严志和、大贵等在斗争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反割头锐斗争,把地主冯家打得落花流水,冯贵堂不甘心失败,告了黑状。全县一片白色恐布,积极分子都上了黑名单。贾湘农在离开之前,嘱咐江涛、张嘉庆要深入了解社会,准备投入更艰苦的斗争。
1931年秋,日本侵略军悍然进攻东北。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和敌寇的暴行激怒了全国人民,保定二师也掀起了如火如荼的学潮斗争。江涛、张嘉庆站在斗争的最前列。二师学潮波及到全市,十三所学校罢课,要求停止剿共、枪口对外。省府宣布解散学校,开除数十名学生,并派军队包围了学校,形势十分严峻。为了打破敌人的封锁,张嘉庆带人出去抢粮,江涛不幸被捕,后又逃出。朱老忠从学生运动的高涨看到了革命高涨的到来,与严志和来保定支援学潮。贾湘农也来保定领导斗争。知识分子严知教力图通过斡旋和平解决,冯贵堂则丧心病狂地煽动对学生"快刀斩乱麻"。大敌压境,学生运动领导人终于统一了思想,决定冲出重围,到乡村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此时,上级已决定在冀中平原成立红军,由贾湘农任司令兼政委,江涛任政治部主任。为了支援突围,朱老忠在混乱中将米面运进二师。然而,反动军警提前冲破了学生的防线,江涛又一次被捕,学生死伤多人,严志和悲痛欲绝,朱老忠鼓励他要挺住。学潮失败的第二天,朱老忠机智勇敢地救出了张嘉庆。脱险的路上,朱老忠仰望着风云变幻的天空,心里憧憬着"红旗卷起农奴戟"的伟大理想……
《红旗谱》作者梁斌,1914年生于河北蠡县。30年代在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同时开始文学创作。建国后,陆续出版长篇小说《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翻身纪事》等。梁斌以描写北方农民革命斗争生活长卷著称于文坛。他擅以雄强豪放的笔触勾勒宏阔的历史画面,绘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英雄谱系,并站在时代的巅峰上,对农民求索解放的道路进行深刻的反思和艺术的总结。其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对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塑造的一些人物,堪称当代小说人物画廊中成功的典型。
《红旗谱》是一部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它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二师学潮"为中心事件,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获得重大的成就。
《红旗谱》成功地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特别是横跨两个时代的农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朱老忠是闪烁着夺目光彩的"这一个",是长篇小说园地中不多见的成功典型。他既有中国农民英雄的传统性格,又洋溢着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其鲜明的思想性格特征,具体说来:一是强烈的阶级爱憎和有勇有谋、既坚且韧的斗争精神。显然,这来源于深似大海的阶级仇恨,得益于坎坷多艰的漂泊生涯。家破人亡的惨剧,父辈精神的熏陶,走南闯北的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使他比父辈有了更多的智慧和韧劲,实现了对旧时代农民英雄的超越。二是慷慨好义、济危扶困、舍已为人的高尚美德。这绝不只是对传统精神的继承,而是阶级觉悟的升华。对阶级兄弟的情深似海,义重如山,对晚辈青年的体贴慈爱,情深意切,使我们窥见了朱老忠闪烁着人性美和人情美的高洁心灵。三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一文一武"的复仇模式并不能改变他和本阶级的命运,党的启示教育才使他大彻大悟。此后,先进思想的不断洗礼坚定了他永远跟党走的信念,烈火狂风的斗争锻炼促其思想产生了质的飞跃,他终于汇入了无产阶级解放的洪流。显然,在朱老忠身上,既集中了中国农民的传统性格,又体现了新时代农民革命的特色,朱老忠的生活斗争道路,不啻是中国农民英雄向无产阶级先锋战士转化的真实写照。
小说还塑造了严志和这个"地道的农民"形象。这是个具有二重性格的复杂人物,作为朱老忠的衬托,收到了相得益彰的艺术效应。除了这两个第二代农民形象的典型外,作为第一代农民形象的朱老巩、严老祥,第三代人物的运涛,江涛、大贵、春兰等,也被赋予了鲜明的个性,使人历久难忘。在探索、创造小说艺术的民族化方面,《红旗谱》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实绩,整部作品凸显了浓郁的民族风格。这种浓郁的民族风格主要表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在内容方面,一是描写了具有民族特点和气魄的农民革命斗争。小说着力描写的锁井镇农民几代人的斗争,特别是"反割头锐"和"保二师学潮",无论从内容或斗争方式上,都带有民族的传统色彩。二是小说所塑造的农民英雄形象,都植根于广袤的冀中大地,都继承了"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民族传统精神,闪耀着我们民族的性格风采。三是小说以冀中平原为深广的背景,充满了浓厚的地方色彩。那滹沱河、千里堤、高高的白杨树,那瓜棚、柳巷及坦荡的大平原,都充满着诗情画意,那地方风情,民风民俗,都洋溢着乡土气息和民族感情,构成富有魅力的冀中风景画和风俗画。在形式方面,一是继承古典小说写人的传统技法,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对话来刻划人物性格。如朱老忠回乡在保定客店遇严志和及安家后春兰探望一节,人物的动作和对话,活脱脱地表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二是学习古典小说的章法结构。在情节的提炼和安排上靠拢民族的欣赏习惯。作品借鉴了"一石三鸟"的传统手法,全方位地刻划人物。如"脯红鸟事件"所形成的冲击波,就牵动了各个层面的人物。作品还采用了"可分可合,疏密相间,似断实联"的结构方式,以两个大故事辐射全书,三个主要人物贯穿首尾,形成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体现了宏观的整体美。同时,从微观上观照,某些章节又可各自独立、自成格局,与某些古典小说一脉相承。三是在语言的民族化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作品在大量采用精彩的群众语言的基础上,熔古典文学与新文学语言之精华于一炉,通俗简炼,自然流畅。不但人物对话口语化,叙事写景也简洁明快,洋溢着浓厚的冀中乡土芬芳。